在响水工业经济区这片充满活力的发展热土上,响水兴高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的200MW光伏发电项目与盐城盛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200MW光伏发电项目,正以蓬勃发展之势,见证着响水生态环境局在环评审批领域的创新变革——“打捆”审批模式带来的显著成效。这一模式作为响水生态环境局的创新之举,为同区域、同类型的项目开启了高效审批的新篇章。
以往,企业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审批手续时,繁琐的流程常常成为项目推进的“拦路虎”,极大地延缓了项目落地的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如今,“打捆”审批模式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在这一创新模式下,响水生态环境局秉持服务企业的宗旨,在“打捆”审批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例如,针对光伏发电项目,响水生态环境局将兴高新能源与盛高新能源两家企业的项目统一纳入审批框架,整合用地规划、生态影响、污染防治等共性内容,形成“一揽子”评估方案。此举不仅减少重复性工作,还避免了同类项目分散审批导致的资源浪费。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响水生态环境局实施“三统一”策略。在技术标准方面,制定光伏项目环评共性技术规范,对污染物排放、生态保护等提出统一要求,为项目合规建设筑牢根基;在技术评估方面,组织专家集中审核,一次性解决多个项目的技术难题,避免重复论证。就拿渔光互补项目的水体保护与光伏板清洗废水处理问题来说,专家提出的“原位循环利用”方案,既满足了环保要求,又为企业降低了成本;在公示与监管方面,通过响水县政府官网集中公示审批结果,并搭建动态监管平台,对项目建设和运营期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确保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
这一创新模式成效显著。从提交申请到最终获批,审批时间较传统模式大幅缩短,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使项目能够更快进入建设阶段,尽早实现发电并网。响水兴高与盐城盛高相关负责人均表示,打捆审批让企业真切感受到了政府部门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行动力,为企业发展增添了信心。
“打捆”审批项目的实施,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实践。未来,响水生态环境局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拓展和深化审批创新服务举措,为更多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精准的服务,助力响水经济社会朝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大步迈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