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25年9月23日至2025年9月29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515-86663815,传真:0515-68083817,E-mail:ychbjgc@163.com;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复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单位 | 建设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年产3200吨维生素B1技改项目 | 项目位于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 | 江苏兄弟维生素有限公司 | 江苏科易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兄弟公司为进一步提升维生素B1产品竞争力,在不新增产能的基础上,兄弟公司拟投资11124万元对现有维生素B1项目进行技改。 | (一)应全过程贯彻清洁生产原则和循环经济理念,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和先进设备,加强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项目单位产品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应达到国际同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其中能耗指标按相关主管部门要求进行落实。 (二)应按“清污分流、雨污分流、一水多用、分质处理”的原则,规划设计、改造厂区给排水系统,严禁初期雨水、生产废水、冲洗废水混入清下水管网。严格按照《报告书》确认的废水处理工艺对各类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进行预处理,达到接管标准后,通过专用明管排入联合环境水处理(大丰)有限公司集中处理。 (三)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类废气处理措施,确保各类废气稳定达标排放,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生产过程中废气无组织排放。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有组织废气颗粒物、氯化氢、甲醇、VOCs(以NMHC计)、氨气、硫化氢、乙腈、SO2、NOx、臭气浓度、二噁英类执行《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4042-2021);硫酸雾、丙烯腈、苯胺类、一氧化碳执行江苏省地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厂界无组织废气中颗粒物、硫酸雾、NMHC、丙烯腈、甲醇排放执行江苏省地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表3中的无组织排放标准;氯化氢、氯气、臭气浓度排放执行《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4042-2021)中无组织排放标准;氨、硫化氢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的无组织排放标准,苯胺类执行《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32/3151-2016);厂区内无组织废气非甲烷总烃执行《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4042-2021)。废气处理系统应配备备用装置或与生产装置同开同停,规范操作规程,杜绝废气事故性排放。 (四)应选用优质低噪声设备,采用“闹静分开”和“合理布局”的原则,对噪声源设备采取有效的减振、隔声等降噪措施并合理布局,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五)应持续切实做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严格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分区防渗要求,生产车间、原料仓库、成品库、危废暂存间、储罐区、污水处理池及其污水管线、事故池底部等区域采取重点防渗措施,制定并落实土壤、地下水跟踪监测计划和应急响应措施。 (六)应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和相关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实现固体废物全部综合利用或安全规范处置。 (七)做好废弃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按照《省生态环境厅、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做好生态环境和应急管理部门联动工作的意见》(苏环办〔2020〕101号)要求,废弃危险化学品应及时报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取得备案后作为危险废物管理。 (八)应强化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有效防范环境风险。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等要求,建立环境安全预警与应急体系,按环境风险评价提出的对策,储备必要的事故应急物资设备,将本项目的事故风险防范纳入园区应急防控体系,确保事故状态下的环境安全。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生态环境部门备案,严格落实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利用厂区现有容积3000m3事故池收集事故废水,事故应急池正常情况下必须空置,事故废水确保不进入外环境。 (九)你公司应按要求规范设置各类排污口和标志。按照《江苏省污染源自动监测监控管理办法》(2022年修订)要求,安装废气、废水自动监测监控设备并与属地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废气排放筒应合理设置采样口、采样监测平台;废水排放口、雨水排放口应设置在线监测、视频监控和由园区监管部门控制的自动排放阀。各类污染治理设施应单独安装水、电、蒸汽等计量装置:关键设备(风机、水泵)设置在线工况监控。按《报告书》相关要求,形成企业环境监测监控能力,组织实施日常自行监测。 (十)加强厂区绿化,厂界四周应建设绿化隔离带,以减轻废气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