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殷勤送上孤峰顶,去伴天鹅云外行”……这些仅在如诗如画中的意境,如今在建湖的荡滩湿地、藕塘水面、空旷田地、茂密林地……处处是鸟的天堂,它们或低声吟唱,或优雅游弋,或凌波微步,或翱翔天际,为春日里的水乡增添了一抹灵动气息。
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江淮绿心,从不缺少“鸟儿的故事”。2018年,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近危物种震旦鸦雀,惊现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2021年,万余只白鹭在盐洛高速公路建湖段出口枢纽处筑巢安家、栖居繁衍;2022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一家五口”在60米高的输电铁塔上安家落户、生活至今;2025年,超1400只小天鹅跨经越纬,不远万里在建湖越冬栖息……它们的故事,是建湖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诠释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也让这座城市充满了温情与幸福。
建湖美,美在生态。建湖地处苏北里下河腹地,位于江苏“1+3”重点功能区之一江淮生态经济区的核心板块。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湖、荡、河、渠,星罗棋布;湿地、平原、林网、田园,风情各异,素有“水乡明珠”“千河之城”美誉。境内九龙口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保护良好,更是被誉为天然的“金银滩”“聚宝盆”。建湖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了鸟儿迁徙通道上重要的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鸟儿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它们选择的栖息地,一定是生态健康、环境优美的地方。震旦鸦雀、东方白鹳、白鹭、小天鹅……这些小精灵温暖了建湖寒冷的冬天,装扮了建湖明媚的春天,一幅幅生态图景,是建设美丽建湖的动人画卷,更是书写绿色发展的高分答卷。
生态筑梦,打造江苏最美“绿心”。多年来,建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抢抓江淮生态经济区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从在全省率先关停44家化工和19家花炮生产企业,到推动低端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从“生态岛”试验区到“无废城市”建设,从创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到创成全国首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城市实践基地”,从推进“生态立县”到建设“江淮绿心”……硬招、实招、新招,一步一个脚印走,一棒接着一棒跑,砥砺奋进、接力前行,只为共享天蓝、水清、岸绿、景美,携手推动建湖生态实现“高质量”、环境显现“高颜值”。
绿地碧水之间,鸟语花香、生态宜居的绿美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背后的一个个“鸟儿的故事”,无不折射出建湖这方水土的朝气与希望。鸟儿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和“监考官”,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见证者。筑好“生态巢”,才能引来“百鸟鸣”。让这些鸟儿由“歇脚”成“落户”、由“过客”成“家人”、由“新朋友”成“老朋友”,唯有持续优化生态环境,用心做美做靓“江淮绿心”,不断擦亮“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园林县城”“中国天然氧吧”等金字招牌,方能使震旦鸦雀、东方白鹳、白鹭、小天鹅等“老朋友”常来常往,让美丽建湖成为鸟儿永远的家。
万物有灵,相伴而生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建湖县将始终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湖样板”。